語文教材的漢語拼音字母表里有個“v”?該怎么讀呢

前段時間有位讀者問了一個問題,讓我們有點暈,往復問答了很久才弄明白。

原來她是看到語文教材中的拼音字母表里有一個“v”,來問我們在拼音中這個“v”是如何發(fā)音的。因為我們沒有在之前的版本中看到有這個內容,所以看到相片才明白。后來我們也找朋友借到了這個版本仔細看了一下,在人教版一年級下的課后練習部分有個“讀一讀、記一記”,任務科普圖片是下面這個樣子的。

英文中的“v”,我們知道如何讀,但漢語拼音字母的讀音和英文中的并不一樣,比如“u”,一個發(fā)類似“烏”的音,一個發(fā)類似“優(yōu)”的音。不過我們平時用漢語拼音用不到“v”,那這個里面出現(xiàn)“v”,應該怎么讀?

關于人教版教材中的這個“讀一讀”,我們問了一下身邊孩子在上一年級的朋友,老師教的并不統(tǒng)一,有些說這個讀“微”,有些說這個讀“優(yōu)”,有些說的則更復雜。但所謂v=ü,只是拼音輸入法出現(xiàn)后為了方便打字而創(chuàng)造的,和發(fā)音無關。

其實上面截圖的漢語拼音表,是來自1958年的《漢語拼音方案》中的字母表:

在這個表里,的確是有“v”的,但如果問這個拼音如何讀?抱歉,現(xiàn)在是沒有正式的“拼音讀音”的。

為什么呢?

我們可以看到字母表里“Vv”的下面有兩個注音符號“萬ㄝ”。因為漢語拼音的由來,漢語拼音的發(fā)音,最早就是用漢字和更早出現(xiàn)的注音符號來約定的,所以在漢語拼音創(chuàng)造的時候V是對應的“萬+ㄝ”的音。

那這兩個音放在一起怎么讀呢?我們來看看這兩個注音的發(fā)音說明:

萬:“萬”字小寫,本念“萬ㄢˋ”,今讀“ㄨㄢˋ”,閏音,已不用。

ㄝ:由“也”字篆文楷化所成,讀“丨ㄝˇ”

所以,“ㄝ”的音就是復韻母“ie(也)”的后半部分。而“萬”這個注音符號已經(jīng)放棄不用了。

為什么不用了呢?因為最早的時候注音字符是以章太炎先生的注音方式為草案創(chuàng)造的,在1910年代頒布的時候,最初有39個,后續(xù)增加了1個變成了40個。

這個時候注音用的標準漢字發(fā)音,叫做“老國音”,是以北京話和南京話相結合,兼顧各地方言,仍有入聲。但這相當于新創(chuàng)了一種語言,推廣起來困難重重,甚至當時有段子說,全中國只有“中國語言學之父”趙元任先生才真的會說這種標準讀音。

于是在1932年,改用了北京話為標準的“新國音”,也就是現(xiàn)在“普通話”的開始。因為北京話的發(fā)音相對少一些,所以“萬(萬)v、兀(兀)ng、廣(廣)gn”三個符號就不再列為標準讀音了,只有標注方言的時候才用。

所以“V(萬ㄝ)”這個音,中普通話中是沒有的,如果非要拼,大概是類似于“very”中“ve”部分的發(fā)音(只是感覺類似,不等同)。